3D打印在文化創意領域的應用
藝術賦予人們無限想像的空間,藝術構想來源于生活。一件有靈魂的藝術作品是設計師對生活理解和沉淀。藝術創造是還原藝術構想的能力,在3D打印還未被廣泛應用的年代,極致曲線面的藝術構造是傳統工藝無法制作的,傳統手工工藝靠的是手工師傅對一件作品的透析能力去還原作品的設計靈魂,制作時間長且可修復性低。隨著3D打印的出現以及被廣泛應用,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將一件件極具藝術美感的設計作品精確形像地還原于觀眾的視線。
國內著名的美女設計師宋波紋就利用3D打印將她的設計作品“十二水燈”讓行業大為驚艷了一把。下圖是宋波紋為聯泰科技設計的企業形象雕塑“一隙之光”。
這件極具藝術設計感的跑鞋臺牌作品也是宋波紋設計的一款商務禮品。鞋子的造型表達的是關于速度,在奔跑的時候產生形象延時的感覺,裂變的重復排列讓鞋子帶有一定的力量感。而整體形象是一個動態的靜幀,動靜結合,讓小雕塑穩重、生動。
3D打印重新定義了創意設計。不論在工業領域、藝術領域或是在文物修復及保護中可以算得上革命性的進步。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幾組SLA光固化3D打印在創意設計和文物修復領域的幾組案例:
2017-10-12
?瀏覽量:0